你小時候愛吃豬油拌飯嗎?身邊四五年級的朋友對豬油拌飯有一種眷戀的鄉愁,作家蔡珠兒曾向友人調查,歸納所謂「豬油拌飯的世代」横跨中港台三地,縱貫四零到七零年代。雖然是這麼說,可它對我頂多只有懷舊的鄉土體驗,沒什麼深刻的眷戀,彷佛只有小時候聽外婆說起。


    她常愛講同一個笑話,開頭總是「我有沒有說過」,像極了青島啤酒廣告裡餐桌上的爺爺。

 

    以前偶爾吃地瓜稀飯的時候,孩子們淨撈鍋裡的地瓜吃,這時她就開講了:哪裡有人像你們這樣,以前吶日子苦的時候,人們是吃不起米飯才吃地瓜,買不起肉就拿豬油和醬油拌飯吃,你們現在不愛吃的肥肉當年可是富裕人家才吃的起呢…我有沒有說過啊,從前有個人 家的 太太吶,家窮吃不起肉,餐桌上總是粗菜,但又不想讓鄰居笑話,於是擺了一小塊豬油掛在門後,吃飯時間若有人敲門,她就先拿油抹了抹嘴,假裝是吃得油光嘴滑了才開門…沒想到有一天忙中應門,誤拿了嬰兒剛換下來的尿布抹嘴…

 

    這餐桌上的笑話有點不衛生,但當年她老人家邊說邊咯咯笑得可開心了。




    一年前曾上過 韓良露 老師的富邦講堂,她邀來小隱私廚的老板James一起介紹台灣料理。飲食是童年的生活印記,家庭料理和一起上館子的記憶是味覺偏好的來源,生長在外省移民的家族裡,我對台菜其實是陌生的,但這幾年卻特別眷戀著台灣在地的滋味,在意起生長的這塊土地的故事。

 

    那天James帶了幾樣自己做的料理來,每人分一小碟,這是我對台菜的第一次驚豔。

 

    津津有味之餘聽他 和良露 老師講起台菜的味道根源,與台灣飲膳的演變,聽他們講起台灣的湯水辦桌菜、五柳鮮魚、潤餅、白菜滷;閩南移民的福、泉、洲菜、客家菜、台南傳統古早味、酒家菜;日本統治時期的和漢料理、到光復後江浙移民帶來的外省口味…大江南北間,台菜裡的淵遠流長一波波襲向心裡。




    之後幾次和朋友約小隱都因故沒成行,生日那天忽想起打去訂位,沒想到還有位子。James老板開了大隱酒肆給我們,去到店裡果然很有到人家廚房辦桌的味道。James仍是一派優閒寬大棉衣,就坐在鄰桌為我們開起菜單來。

 

    席間五年級的朋友果然一看到蔥香豬油飯和干貝肉燥飯就眼睛一亮,兀自大口扒飯話也不說。今天的涼拌魚皮和一年前吃到的味道似乎不太相同,但一樣是Q彈驚豔的美味。清蒸海鯽、午魚一夜干、炒春韮、薄片蹄膀、南瓜炒米粉、菜瓜蚵仔麵線…一定要搭最合味的上青台啤。

 

    James的手藝傳自台中霧峰的母親以及一幫結識的台菜大師友人們,曾在美國開餐廳,卻在五十多歲時回台灣開了一方私家廚房,說是要「找回心目中美好年代的味道」。




    酒足飯飽之際朋友們開始問起店家牆上隨意掛著的圖畫來歷,爭論著海報上奧黛莉赫本甜美微笑的場景是羅馬假期還是第凡內早餐味之素海報畫的到底是 傅培梅 女士還是素人麻豆

 

    指著一幅無從辨識字跡還是畫符的書法,招呼我們的大姐說起某書法名家在這喝醉一時興起揮毫,隔日酒醒連自己也不知寫的是什麼等等趣事。

 

    夜更深,而我們還賴在這不想起身,耳邊是台灣味十足的月夜愁,月色照在三線路,永康公園裡風吹微微。

 

    走過二十幾歲對濃烈豔炙的追尋,人生第33個秋天裡,在好食與好友的陪伴下,懂得了欣賞樸實平淡裡的深邃悠長。開始想一一探尋記憶裡味覺的根源,探尋心裡歸屬的味道,因為我知道,那是渴望出走的人們,終會回來的地方。



小隱私廚

台北市永康街42-5

02-2343-5355

晚上門口紅燈籠亮即營業

 

Ps.夜晚的室內果然是我拍照的大罩門吶~感謝阿May與阿Bu提供大部份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菲 Tsa 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